茶叶如何炒的颜色好看些(自己炒茶叶怎么炒)
在岛城,过了谷雨,一些茶场往往不再做茶,茶园里的鲜叶也就不采了。有些朋友与茶园老板熟识,趁茶树还没修剪之前,采一些茶鲜叶来,体验茶园采茶的乐趣。
除了这些大的茶场,岛城还有不少荒芜的野山茶,面积颇大。这些茶园种植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各地都有,到春茶时节,也会去采一些鲜叶。比如我的丈母娘家的菜园子边上种着一行茶树,当菜园篱笆,春茶上来时也能一次采个1-2斤鲜叶,能炒个几量干茶。
采茶回家后,是要做成茶叶的,要不鲜叶就浪费了,也浪费了采茶时的美好愿景与感受,下面就来谈谈在家里炒制茶叶的方法与要点。
在家里炒茶我推荐炒制炒青,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炒青的工艺简单,即杀青、揉捻、烘干;或者说如果不揉捻直接炒干也是可以的;其二是家庭炒杀时因杀青可能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后期揉捻、做型等手工方式提升茶的滋味,从而弥补一些缺陷。
一、家里炒茶需要有一些工具。首先是需要有一只锅,是什么锅不大重要,铁的、铝的、不粘炒锅、平底㶽什么的都可以,锅选择稍大一点,这样鲜叶不大容易跑出来。炒茶前㶽要清洗一下,尽量把油脂洗干净些就可以了。
其次是棉质纱手套,一只就可以了,在杀青时温度较高,不戴手套手会吃不消。
三是找几个装茶叶的容器,有竹制的小团箕之类的最好。
二、茶鲜叶的处理
茶叶采回家后,是需要进行摊放处理的,不能新鲜的就直接进行炒制,由于家里炒锅的局限以及炒制的经验不多,鲜叶水分含量高时杀青时水汽会很多,手会感觉非常烫,容易使鲜叶粘在一起,杀青往往不匀,后面炒的茶就有青味及红杆。所以还是要先摊放。摊放的程度以手感软实,抓一把捏时能成团,松开后能自动散开为宜。
三、杀青
先用煤气灶把锅加热,手感锅有点热后改中火,当手放在离锅底5厘米左右的地方感觉很热时,可以戴上手套,把茶叶放进锅里去杀青。一般茶叶杀青用量是一次一大把加一小把的量,锅大的可以放二大把,但不能过多。(大把的概念是手张开尽量的抓鲜叶)鲜叶放下去后会有“吱”的声音,如同炒菜时发出的声音有点类似,杀青的要点是适当地压一下,然后把压到锅底的茶叶翻上来,抖一下散发热气与水分。一般一锅鲜叶杀青时间为5分钟,要求锅温较高,翻得稍快,尽量不要焦掉。温度的高低可以从手上感出来,当热得吃不消时可以关一下火,或翻得更快一些,当感觉温度不够高时应把火加大一些。
茶叶采回来后清洗干净,然后摊开,晾干水分。锅烧热后,转微小火把茶叶倒入,快速翻炒1-2分钟。继续小火,不停用手翻炒揉搓,抖散,1-2分钟。关火,揉搓,揉至出汁,茶叶变得粘手。再开小火不停翻炒,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搓揉。炒至茶叶快干时,只需要轻轻翻炒、抛抖,把茶叶烘干。
1、茶叶采回来后清洗干净,然后摊开,晾干水分。
2、锅烧热后,转微小火把茶叶倒入,快速翻炒1-2分钟,动作一定要快,不然锅中的茶叶就会炒焦。
3、继续小火,不停用手翻炒揉搓,抖散,1-2分钟。
4、关火,揉搓,揉至出汁,茶叶变得粘手。
5、再开小火不停翻炒,动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叶会烧焦,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搓揉,这样可以使叶子更好地卷缩。
6、炒至茶叶快干时,就不需要再揉搓,只需要轻轻翻炒、抛抖,把茶叶烘干,再过20分钟左右,炒至青黑色,即可起锅。
龙井茶,分黄版绿版!
茶树本身抽出来的芽,绿色有深浅,也有明亮之分!比如像乌牛早和平阳早,黄丹颜色就是要偏绿一些,那么像老茶树,龙3样子就要比前面2中淡一点!
但是做出绿版或者黄版,最主要的原因是炒制工艺!
黄版是用高温锅火的炒制工艺炒制的,锅温开到很高,这样茶树鲜叶在如果的时候就有zazaza的响声,叶子中的叶绿素分子被破坏,所以黄色居多,称之为黄版;
绿版是降低锅温,用冷锅炒制,加长炒制时长,这样的话,叶绿素分子能够被尽最大的保留,色泽呈现为绿版,绿色!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