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茶叶的质量(茶叶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保证茶叶质量,前提是正确使用化肥。茶的生长良好要归功于基肥施用适当,在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施的基肥,所施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用牛栏粪和饼肥混合,每亩1000公斤。复合肥采用氮磷钾养分含量为15-15-15的通用型复合肥,每亩施用30公斤。基肥的施用体现了时间早而位置深的特点,在茶树两侧开沟条施、深度在15到20公分处。由于基肥施用的早、深、好,春天茶树树梢生长萌发多,茶获得丰收。化肥污染是农田施用大量化肥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的现象。农田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化肥利用率,氮为30—60%,磷为2—25%,钾为30—60%。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若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的NH4—N的形式存在,就会随下渗的土壤水转移至根系密集层以下而造成污染。可导致河川、湖泊和内海的富营养化;土壤受到污染,物理性质恶化;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对使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①防止化肥污染,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②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③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④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
茶叶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而如何保管好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并不是每个喝茶者都知晓的。要使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在保管过程中,主要是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对茶叶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防止茶叶串上异味、怪味。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更应倍加注意。
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湿度。茶叶最适宜在其本身含水量5%以下的条件下密封贮存。当其含水量在8%左右时,贮存6个月就会有陈茶气味;当其含水量在10%时,就很容易出现霉变气味;当其含水量超过12%时,因茶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霉菌很容易大量滋生,霉变气味会加强、加浓,倘饮用,对身体有害,有时甚至发霉结块,根本无法饮用。若茶叶中含水量过高,可用干净的器具温火炒干或烘干后,再贮存。
其次,要控制温度。茶叶适宜在低温情况下存放。因为温度较高,能促使茶叶吸湿变质。在温度0—5℃的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其原有的色泽与香味不变。在10℃左右时,其色泽变化缓慢,且无质变气味;在15℃以上时,其色泽变化加快,开始出现老化现象,并伴有陈茶气味。
其三,应遮荫避光。茶叶在无光线照射的环境中存放效果最好。在有光的环境中,特别是光线直接照射时,不但茶叶的色泽变化加快,而且还能加速陈化变质,使其出现一种令人作呕的“日晒气”、“尘土味”;尤其是高级绿茶,对光线的照射作用特别敏感,其中所含的叶绿素、维生素等很容易见光分解损失,若经10天光照就会完全变成棕红色。
其四,要单独存放,避免串味。因为茶叶中含有烯萜类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异味的能力。所以,贮存茶叶应避免放在用樟木、杉木等具有较大异味的木材制做的箱、柜内;不能与香皂、花露水等异味较大的化妆品以及卫生球、油漆、海产品等一起存放,否则,很容易串味。倘若与具有腥臭气味的海产品在一起存放,饮用时,会使人感到恶心。另外,红、绿、花茶分类密封存贮,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茶叶特别是高级绿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水分、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陈化劣变,失去原有的新鲜风味。因此,选择合适的包装和贮存方式对保持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在包装上,采用铝箔袋真空包装或铝箔袋加除氧剂包装的保鲜效果较好;在贮存上,茶叶专用冷藏库是目前解决大批量茶叶贮藏保鲜的最有效方法。从茶叶的保质效果和节约能源来综合考虑,一般冷库的温度控制在4~10℃,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最为适宜。但需要注意的是茶叶出库,当气温在10℃以上时,从冷库内取出的整箱(袋)茶叶,应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使箱(袋)内茶叶自然升温,待茶温与气温相近时才可开箱(袋)。若茶叶出库后立即打开茶箱(袋),冷却了的茶叶接触空气会立刻产生凝结水,导致茶叶吸湿回潮,加速陈化。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