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泡不出颜色是怎么回事(茶叶刚到水就变色正常吗)
茶叶泡水没颜色是因为买到假茶叶了。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碎末或其他非茶类的夹杂物,以无梗、碎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取一小撮茶叶(约3g-5g),放入容量为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他异味。
扩展资料: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
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2、第一次茶要过滤
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3、同一茶叶不要泡多次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4、合适的茶水比
茶叶和水的比例因茶叶的种类及喝茶者的浓淡喜好有所不同。绿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
红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与绿茶相当。黑茶的茶叶用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即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25。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如何鉴别茶叶的好坏
如果你的茶叶要泡好久才能有颜色可能是你泡茶的水温过低,茶叶太少,
泡茶颜色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温过低,茶叶太少,泡的时间不够长,还有的茶叶本身就是比较淡的颜色的。
泡茶茶汤的颜色应该是根据茶的种类来评价的。中国的六大茶类中每种茶都有不同的标准。
1、绿茶:清汤绿茶
2、黄茶:黄汤黄叶
3、白茶:白毫多、茶汤和滋味较清淡
4、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所以它茶汤的颜色要根据它发酵的程度来辨别,如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的茶汤的颜色差距有时会很大。
5、红茶:红汤、红叶
6、普洱茶:也分生普洱与熟普洱,熟普洱的茶汤色泽深但生普洱则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改变色泽。
绿茶冲泡出来没有颜色可能是因为茶叶过少,水量过多,导致水中的茶绿素过低。还可能是因为茶叶存放时间过长,茶绿素被氧化挥发掉,而冲泡茶叶的器具也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色泽。
绿茶泡出来没有颜色的原因
1、茶水比例
nbsp;
nbsp;绿茶泡出来之后没有颜色,可能是因为茶叶和水量的比例不合理。茶叶过少,水量过多时,茶叶里面的茶绿素在水中的浓度也会非常低,颜色就会变的很清淡。
2、存放时间
nbsp;
nbsp;很多人都有存放茶叶的习惯,但如果茶叶存放时间过长,里面的茶绿素就会被氧化挥发掉,冲泡出来的茶叶就会没有颜色。
3、冲泡器具
nbsp;
冲泡绿茶时,冲泡的器具也会影响到绿茶泡出来的颜色。烘青绿茶、珠茶绿茶等中高档茶叶最适合用瓷杯冲泡。而像西湖龙井这类茶叶细嫩的名贵绿茶,比较适合用玻璃杯冲泡。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