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智仁早茶

宋代才开始出现的茶叶形式是什么茶(点茶的茶粉是什么茶)

宋代才开始出现的茶叶形式是什么茶(点茶的茶粉是什么茶)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茶叶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宋代,茶叶主要分为熟茶、生茶和半发酵茶三种类型。

熟茶是指经过人工催熟处理的茶叶,其色泽呈红褐色,香味浓烈,口感醇厚。熟茶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渥堆、晾晒等多个环节,不仅可以使茶叶的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还能使茶叶味道更加独特。

生茶是指未经发酵处理的茶叶,其色泽呈绿色或黄绿色,清香幽雅,口感清淡爽口。生茶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多个环节,完整地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芳香味道。

半发酵茶是指介于熟茶和生茶之间的茶叶类型,如乌龙茶等。其色泽呈黄褐色或浅绿色,闻香味清雅,口感鲜爽。

在宋代,茶叶不仅用于饮食,还被广泛用于医疗、养生等方面。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厚,茶艺也越发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在宋代才开始出现的茶叶形式有片茶、散茶、花茶。

1、片茶,因蒸压成一片片的,故称片茶;又因茶表面涂有一层蜡而又叫腊面茶和腊茶。亦称“团茶”、“饼茶”、“团饼茶”,是唐、宋时的团状或饼状茶叶。

2、散茶在被压制前的形状是散乱开的、一片一片的茶叶,其实本质上就是和绿茶那样相似的大叶种的晒青茶一般。散茶可以直接拿出冲泡不需要用茶刀分解,在散茶中也是有等级之分的,通常等级越高的的散茶芽头越高、原料的质地就越细腻。

3、花茶不属于六大茶类,是一种再加工茶,通常是由草本植物的花卉、叶子或者果实为基本原料,再利用茶叶易吸附其他气味的特性,通常将茶叶与鲜花放在一起闷制,让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后,再剔除掉干花,制作出成品的花茶,花茶比较显著的特征便是有着很浓郁的花香气息。

宋代饮茶方式

宋代是以点茶和斗茶为特色的品饮方式,宋代点茶和斗茶的品饮方式相对应,在品饮中讲求色、香、味、形俱全,饮茶需要一系列能充分发挥茶叶特质的器具,宋代的茶具也随着发展而发展。每种茶都有自己相对应的茶具。

在北宋初期不是以饮用煎茶为主,但方法已较煎茶有所简化,如碾茶之前的灸茶,已不如唐代那么强调,主张视茶而行。以后,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

宋代的点茶法较之唐代有所发展。宋代“点茶”法是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先冲入少许沸水点泡,把茶末调匀,然后慢慢地注入沸水,用茶筅(特别的竹丝子帚)去拂,调匀茶而后饮用。

宋代饮茶讲究欣赏茶叶本身的原汁原味,而不再在茶汤中加入香料和调味品,是进入清饮方式的开端。

宋代为评比茶的品质,兴起“斗茶”之风,当时在闽北一带最为盛行。宋代诗人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就生动描写了当时斗茶的盛况是“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同时,斗茶也促进了饮茶方式的日益完善。为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宋代对茶具的选用更讲究。唐人推崇越窑青瓷茶碗,而宋人崇尚黑釉建茶盏,如斗茶盏(碗口内壁有水痕线)。由于黑釉建盏适宜斗茶,因此受到斗茶者的青睐。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家,中国人饮茶文化浓厚,茶叶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都说我国饮茶历史是悠久的,那么,中国最早开始喝茶是什么时候?

关于中国的饮茶起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有的是来自民间传说,有的则是有文献可以参考的。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神农说——茶叶启蒙期

神农说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传说在远古的神农氏时期就已经开始喝茶了,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其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自神农时期人们就开始喝茶了。而神农不是真正的喝茶,相传神农为了掌握各类草药的特性,亲自实践,尝遍百草,一日之内中了七十二次毒。最后偶然尝到茶树的叶子,才将毒解了。所以最早的茶是采取了直接咀嚼茶叶,且作为药用。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2、西周说——茶叶开始少量生产

到了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前771),茶叶已经用于祭祀之用,据《周礼·掌荼》中说到:“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茶在丧礼上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那时候的人们从野生的茶树这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入水中烧煮,饮其汁水。这样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多苦涩,这也是茶叶正式被利用的初始时期。

3、秦汉说——茶叶商品化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斲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

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4、六朝说——晚于秦汉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提倡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

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关于六朝时期的说法已无足轻重。

中国最早开始喝茶是什么时候?综上所述,茶叶真正在民间普及则是在秦汉时期,也就是差不多在2200多年前,茶叶已经在我国兴起并盛行。茶叶要从认识到商品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古代信息流通缓慢,越往前越落后,其传播速度就会越慢。故而神农氏的说法也是应该是可以参考的,这样的话,中国最开始喝茶到现在也有5000年了。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