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千姿百态

外国人如何喜欢上茶叶的文化(外国人喜欢喝什么茶)

外国人如何喜欢上茶叶的文化(外国人喜欢喝什么茶)

17世纪末,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一起来到了美洲新大陆,不久,茶就成为流行饮料。1773年,为了抗议英国征收严苛的茶税,愤怒的美国民众将波士顿港的英籍船上所有的茶叶全部投入港湾内,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个事件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可见茶对美国历史有多么大的影响。1784年,美国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远渡重洋首航来到中国,运回茶叶等物资,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尚的兴起与茶叶贸易、文化的发展。美国的茶叶市场,18世纪以武夷茶为主;19世纪以绿茶为主;20世纪以后红茶需求量剧增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袋泡茶、速溶茶、混合茶粉、各种散装茶都有。近年来,罐装茶水崛起,大部分是作为冷饮饮用。袋泡茶是近代发明的方便快速泡茶法。起源自纽约的茶叶批发商托马斯,他偶然将茶的样本放入绢布袋中,有一位餐厅的客人无意间将它摆进装了热水的茶壶里,袋茶就这样的诞生了。用袋茶泡茶已经是现在风行世界泡茶法。

你听说过普兰人喝的合碗茶吗?普兰人居住在欧洲极北部,他们也是喜欢饮茶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饮茶方式。普兰人一家人在一起时,喜欢饮茶聊天,茶水熬好以后,不是每人一杯,也不是每人一碗,不论家里有多少人,只斟满一大碗,全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边,由老及小,依次捧碗喝上一口,象接力赛一样,以此转辗传饮,这一碗喝完了,再斟满,直到大家喝够为止。

你听说过马来西亚的拉茶吗?拉茶是马来西亚传自印度的饮品,用料与奶茶差不多。调制拉茶的师傅在配制好料后,即用两个杯子象玩魔术一般,将奶茶倒过来,倒过去,由于两个杯子的距离较远,看上去好象白色的奶茶被拉长了似的,成了一条白色的粗线,十分有趣,因此为被为“拉茶”。拉好的奶茶象啤酒一样充满了泡沫,喝下去十分舒服。拉茶据说有消滞之功能,所以马来西亚人在闲时都喜欢喝上一杯。

说说新加坡的肉骨头茶?肉骨头茶实际上是边吃猪排边饮茶。肉骨头是选用上等的包着厚厚瘦肉的新鲜排,然后加入各种佐料,炖得烂烂的,有的还加进各种滋补身体的名贵药材。当你落座不久,店主就会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鲜汤,里边有四五块排骨和猪蹄,外加香喷喷的白米饭一碗,和一盘切成一寸长的油条,顾客可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胡椒粉、酱油、盐、醋等,在吃肉头的同时,必须饮茶,显得别具风味。茶必须是福建特产的铁观音、水仙等乌龙茶,茶具须是一套精巧的陶瓷茶壶和小盅。吃肉骨头茶的习俗,原来是从我国福建南部和广东潮汕地区传入的,肉骨头茶现在是新加坡人传统的饮料,不仅香味可口,别具风味,而且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给风光绚丽、婀娜多姿的岛国,增添了许多异彩。

有以下几种原因:

1、消费习惯。在发达国家,基本上以红茶消费为主,而中国的红茶品质低,竞争力较差。就像欧美人喜欢口味较浓的咖啡一样,他们不太接受绿茶清淡、干涩的口味,因此更偏爱喝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头被红茶背去了,小头被日本占了,只能把剩下的边角料分给中国。”沈才土遗憾地说。

2、宣传不足。由于缺乏绿茶消费的文化背景,高端绿茶在国外很难销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指出,像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都设有“茶叶理事会”,这种半官方的茶叶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到国外进行宣传。而中国则缺少这种组织。

3、品牌缺失。多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国现有茶厂6.7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生产茶叶20吨,但总的经营额却不如英国“立顿”一家。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茶企业生产规模小,茶叶加工简单,品种单一,缺乏科技含量,叫得响的品牌凤毛麟角。

扩展资料:

近年来,由于健康意识抬头,改喝绿茶的人日渐增多。2002年到2006年,绿茶销售额从490万英镑增加到1.55亿英镑,增幅高达222.9%。克利普尔茶公司调查显示,仅绿茶在英国就被分为16种,大部分由25岁至34岁年龄段的女性购买。然而,即使喝绿茶,很多英国人也只喝日本的,大部分人不知道中国绿茶。

参考资料:中国茶叶现状调查之三:外国人为何不喝中国茶_中国农业网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