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里的金花怎么泡(黑茶中的金花有何功效)
一、黑茶里边的金花是怎么形成的
1、是冠突散囊菌菌落在黑茶中生长形成的。
2、只有黑茶类茯茶,才会在制作过程中刻意培植“冠突散囊菌”群落,这需要极独特的加工工艺才能制成。
3、“冠突散囊菌”菌落生长的条件是:制成的茶品在外冷内热、外干内湿的前提下,茶品内果实较多或鲜叶较粗老而茶叶渗出物浓稠情况下,且得有“冠突散囊菌”存在于茶原料内;或在制成品后摊晾过程遇有此类微生物附着,还得在短期内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
4、陈年熟茶中较陈年生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出现几率更高些,但也是相当少见的,毕竟“冠突散囊菌”的孢子,并不十分容易介入并适合在黑茶的后发酵过程中大量存活。
5、金花能产生一种酶,促进茶叶中的蛋白质,茶多酚的转化成红褐色的特殊精华物质,这种物质甘甜爽口,能改善人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机能,抵挡疾病入侵。
6、金花是没有营养的,它的作用是产生一种酶来帮助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多酚类物质的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金花越多品质上表现为口感更加甜滑甘爽,且汤色更红艳明亮,在茯砖茶中能迅速消除粗青味和发酵中产生几年难散的“堆味”越好,且对消化系统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显著。
二、黑茶的金花是什么
一、金花是一种黄色颗粒状菌体,学名"冠突散囊菌"。
金花一般存在于黑茶中的茯砖茶内,茯砖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发花”处理,金花普遍、茂盛、颗粒大、色泽鲜艳、呈金黄色,不含杂菌,是茯砖茶的重要品质要求,金花茂盛与否是茯砖品质的体现。
金花生长好的茶滋味醇和,没有苦涩味或少有苦涩味,更能去油腻,利消化。生长在茯砖茶上的金花,肉眼可见。需要打开茯砖茶才能看到。
二、不同年代茯砖茶的“金花”色泽是不断变化的:
刚出烘的新茯砖茶,砖身内生长大量的金黄色颗粒,形似“米兰”。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金花逐渐萎缩变白,有些年代久远的茯砖茶已看不到金花,只是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点。因此,新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甚至看不到。
另外,在有些普洱茶专著介里绍,微霜状的“白霉”,在普洱茶里有“贵族之霉”的美誉,经干燥退霜处理一段时间后,茶品滋味醇和、甘滑度明显增强。
霉菌是丝状成片分布,呈黄色,通常分布在饼面一角,霉菌在14天至21天时面积就可达4cm至6cm,高约0.5cm~1cm,茶体本身霉变发黏,叶间界面不清楚,茶色深黑。
霉变过又干燥存储的茶,霉菌体干缩,形状不规则,且色呈褐色。而金花通常在茶饼或砖内部,呈点状颗粒,呈金黄色,茶面分布时偶有十数个金花同处分布,但花体清晰,花间界面清楚。
两种茶冲泡后区别明显,霉变茶汤色炭黑或棕黑并浑浊,味道有极强霉变的呛人气味,4~5泡后汤色极淡且依旧浑浊;有金花茶的茶味更适口,并有圆顺爽滑口感,有金花特有甜香,茶色红亮,不混汤且耐数十泡味不减而色不衰。
三、有金花的黑茶用洗吗
有金花的黑茶需要洗,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而黑茶中的金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产生的天然菌种,而并非人工,在冲泡时洗茶对于金花的存量并无太大影响,不仅如此,洗茶还能焕发黑茶的活性,从而使得口感更加饱满,香气更加馥郁。
黑茶中的金花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是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产生的纯天然益生菌种,而并非人工添加的。
金花是有益菌种,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它的产生必须需要具备其生长条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常温环境下是产生不了金花的。
因此,出厂没有金花的黑茶,存放多少年都不会长出金花,换言之,金花黑茶一定是出厂的时候就有金花的。
在国家标准中,茯砖茶是唯一有“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的黑茶类品种,但GB/T9833.3-2002《紧压茶茯砖茶》标准中“金花”是作为参考指标项目。
其实“金花”的培育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温湿度环境,加速了茯砖茶的后期发酵,且“金花”通过自身代谢生成的生物酶,使茶叶中的淀粉催化转化为单糖。
同时也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使茶叶汤色由橙黄向橙红转变,茶叶中的粗青味得以消除,从而口感比其它同年份新茶的安化黑茶品种更显醇和爽滑,绵柔甜润,且带“菌花香”或称“茯苓香”,这也是茯砖茶名称的由来。
金花让茶出现了品质变化,并且自己分泌了代谢产物,他们共同起到了健康养生的效果。而这些在茶叶做好之后,就基本固定下来了。茶叶长出金花,并被烘干之后,金花就不会继续繁殖了,但依然保持活性,而且没有怕水烫一说。
所以茶友提出金花会不会被烫死,起不到健康效果的担忧,也就不用困扰了。
当然,如果在冲泡时洗茶的话,多少会有些金花被冲下来,但金花在生长时会长出菌丝,附着在茶叶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洗掉,而且黑茶一般是紧压的,洗茶之后,对茶叶本身影响不大。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