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干的茶叶属于什么(哪些茶是属于红茶)
直接晒干的茶叶叫白茶,白茶制作工艺独特,鲜叶采收之后,不炒不揉,先经过萎凋,之后完全利用太阳光干燥(直接晒干)的传统手法制作,因此日晒的白茶贴近自然,滋味则更加饱满香醇,其次根据鲜叶嫩度的不同,白茶又分为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四种。
白茶的加工工艺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因此有人讲“白茶的制作方法是至贴近自然的制茶法”。但是,萎凋、干燥这两道看似简单的工序却包含了深刻的生物、化学变化。
1、萎凋
萎凋是白茶特有的外形、色泽形成的关键工艺,白茶的萎凋并不是鲜叶的单纯失水,而是在一定的外界温湿度条件下,随着水分的逐渐散失,叶细胞浓度的改变,细胞膜透性的改变以及各种酶的激活引起一系列内含成分的变化过程。
萎凋是指在一定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情况下,伴随叶片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内含物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萎凋是白茶制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白茶的品质高低。
一般分为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复式萎凋。
在白茶萎凋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由于叶表与叶背组织结构不同,在长时间的萎凋失水过程中,叶背细胞的失水速度大于叶表细胞,引起叶表叶背张力的不平衡,加上萎凋后期的“并筛”,从而形成白茶叶缘垂卷的良好外形。
所以,白茶萎凋的过程是茶叶鲜叶中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等各种化学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
2、干燥
烘焙过程要进行翻拌,翻拌的工具就需用到软竻,制茶师根据白茶的颜色和香气变化程度,进行翻拌,把焙笼内的白茶全部倒在软竻,由软竻再倒到焙笼,这样,原来烘焙时位于上层的就移到下层。
软竻可使茶师的手少接触到白茶,因为手上的汗渍会影响白茶的茸毛。炭火烘焙加工后的白茶炭香、毫香明显,这种干燥工艺的白茶广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这种干燥方式的白茶耐储存。
现代工艺则更多用机烘
初烘:烘干机温度90~100℃;时间:10分钟;摊叶厚度4厘米;摊凉:15分钟。
复烘:温度80~90℃;历时20分钟至足干。
直接晒干的茶叶属于晒青毛茶
晒青是绿茶类中用日晒干燥的青毛茶,青毛茶除少量供内销和出口外,主要作为沱茶、紧茶、饼茶、方茶、康砖、茯砖等紧压茶原料。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晒青毛茶产地有云南省景谷、玉溪、文山、楚雄、江河等。
晒干后燃烧后的茶叶,实际上和普通的草木灰一样,是一种碱性肥料,成要成分是碳酸钾,所以当作钾肥施用。茶叶烧成的灰,当然可以用来养花.茶叶埋土腐肥的做法,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从长远来说很利于花的生长,而且离花的根部有一定的距离,不怕弄伤花的根系的;花也是种植物,跟平常我们种植的蔬菜一样。
所有的草木灰都可以做化肥,基本都是一样的,草木灰没有必要有选择性的,使用什么灰起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再说也没有谁舍得把茶叶烧成灰啊!再怎么说茶叶都是值钱的东西不同草木烧成灰后,钾含量差异很大。高温燃烧生成的草木灰呈灰白色,钾以溶解度较低的硅酸钾为主,肥效较差;低温燃烧时,草木灰呈黑灰色,以易溶的碳酸钾为主,肥效显著。将茶叶渣晒干了,注意要晒得非常干,然后将其掺进土壤里,作为花肥使用。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干净卫生的。将茶叶渣与土1:5混和,堆积,洒一点水,放在容器中,底下要有洞可供排水,可以盖上黑塑胶袋或其他覆盖物,放在太阳底下晒,增加温度,避免其他味道太浓。建议用冲泡后的茶叶做花肥。算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人体能吸收一些比较好的内涵物,另一方面用来滋养土壤和花草。茶叶一般是碱性的,可以用来综合土壤的酸碱性。
将近段时间累积的干茶叶碾碎,放入装有一些水的玻璃罐中,水在茶叶的一半位置即可。将罐放到家中温度较高的地方,有暖气或者阳光照射下,发酵会更快。如果茶叶没经过发酵,加的量就不能太多,否则茶叶腐熟过程中反而会消耗掉土壤中大量的氮素营养,还会产生大量的热。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