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人走茶凉

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如何选茶叶)

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如何选茶叶)

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含有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类)、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维生素(C、E、B族等)、糖类、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饮茶,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不过,经常饮茶虽好,但也应科学合理。我国茶叶种类众多,不同人群应根据年龄、体质、时间和季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用。如燥热体质的人应喝绿茶和轻发酵乌龙茶等凉性茶,虚寒体质的人应喝红茶和普洱茶等温性茶;春天适合饮花茶,夏天适合饮绿茶,秋天适合饮青茶(乌龙茶),冬天适合饮红茶。其次,喝茶并不是“多多益善”,应根据不同茶类特性,合理选择单次投放量,忌过度饮浓茶,宜每日多次,每次适量。另外,饮茶宜热饮或温饮,避免烫饮或冰饮、空腹饮茶,以及药茶同服。

饮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补充水分的基本需求,还可以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线上线下互动传播等方式,普及科学、健康的饮茶知识,以让更多人懂喝茶、爱喝茶、会喝茶。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

人们饮用的袋泡红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用沸水冲泡花茶、红茶、绿茶,经3分钟以后,第一次就能溶出可溶物总量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约为30%;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4次冲泡只有 1%—3%。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2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大都如此。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来看,1泡茶香气郁,味鲜爽;2泡茶虽浓涩,但味鲜爽不如前;3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还有的学者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性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等会逐渐被浸出。因此,每杯茶放3克花茶或红茶或者绿茶,一般以冲泡2—3次为好,不宜多次冲泡。

茶叶是天然饮品,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儿茶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饮茶能起到降血脂、血压、血糖的作用。茶叶具有消炎解毒、抗放射性伤害、抗突变作用;饮茶兴奋神经中枢,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饮茶还具有止渴、解热、明目、健齿及防龋齿的作用。

提倡科学合理地饮茶,消费者应根据所居住的环境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类。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饮茶习俗和喜好的茶类。科学饮茶,还可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和茶属性进行调整和改变。

夏季,气温较高,选饮绿茶。绿茶性凉,饮一杯绿茶可以散发身上的暑气,给人一种舒畅感。夏天也适宜饮用白茶,有健胃提神、降热的功能。

冬季,天气寒冷,宜饮味甘性温的红茶,也宜饮发酵程度较重的乌龙茶,有生热暖胃的作用。

春季,气温开始转暖,雨水多,湿度大,宜饮香气馥郁的花茶,有祛寒理郁的作用。

秋季,天气开始转凉,宜饮发酵适中、性平的乌龙茶,或经闷黄发酵的黄茶,可以消除夏天的余热,恢复津液。

科学饮茶还要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生理时期来决定。一般身体健康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选取茶类,而对于身体状况不好或处于特殊时期的消费者应合理地选饮。一些有疾病的患者应慎饮茶叶,如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神经衰弱患者,宜少饮茶;而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绿茶。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