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普洱茶叶底的茶质(怎样鉴别普洱茶品质优劣)
茶叶鉴赏中,评定叶底(茶渣)是必不可少的程度。因此,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颜料的“本来面目”,通过分析叶底状况,不但判断出出茶品颜料——茶青(鲜叶)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是否生长旺盛、是否有病虫危害、采摘特点等),更能判断制茶技术的优劣。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渗入。其它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得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撳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如感觉到不明显时,可用茶汤清洗茶渣,揿平后,将茶汤徐徐倒出,使叶底平铺或翻转看)。如果用一般的盘子看叶底,则可加清水漂洗,让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分析。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手指揿(轻压的意思),判断叶底的软硬、厚薄等。再看芽头和幼嫩叶片的含量、叶张卷摊、光糙、颜色及均匀度等。优质普洱茶的叶底,应该具备下表所列之特点:(转载自微信“普洱茶课堂”。
1、普洱茶是否经过堆渥
一般晒青压制普洱茶(即生普),叶底新鲜饱满有弹性,用水冲泡后叶底不碎。拉伸不容易断裂。即使经过长久岁月的自然陈放,叶底已经从栗青色逐渐转变咸深栗色,这种特性依旧不会消失。而经过渥堆的普洱茶叶(即熟普),叶底呈现深栗色,而且缺乏弹性。用水冲泡后,叶底相对碎些。用手拉伸没有伸缩感。很容易断裂。只要取两类茶并置观察,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
2、普洱茶变化的年份
仓储良好的晒青压制普洱茶,刚出厂时的普洱茶叶底呈现栗青色,两三年后转成栗黄色,十五年左右的茶呈现栗色。而到了三十年以上,大约呈现栗红色,颜色继续转深的空间就有限了,不过转化的速度与仓储条件还是有关。
3、普洱茶是否受潮
此外如果普洱茶一但受潮,其叶底就会转成栗色,后续转深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色泽均匀。茶叶离开茶树后,就开始进入萎凋的程序,随着水分从茶叶叶面流失,叶脉的水分会先下降,转为黄色、红色,而后渐次延伸到叶面。这种现象,表现在晒青压制茶的叶底上,就造就了叶底色泽的局部不均匀。这种现象在采叶后直接杀青的绿茶上是不会见到的,烘青后的茶叶,叶底颜色偏绿,而且色泽比较一致。
4、普洱茶的级数也有关系
普洱茶叶底的枝条,也透露出一些信息,检视叶底中第一叶与第二叶之间的枝条,如果浑圆饱满,长度不要太长,那么品质应该是比较好的。一般我们所谓的边境普洱茶,因为越南、泰国更接近赤道,气候比较炎热,茶叶生长的速度就比较快,内含物的密度就会减少,因此同样部位的枝条,一般而言比较长、比较细,而且经过蒸压后枝条会扁掉,形成凹槽。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茶底判断茶料,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问题,导致好料未能成为好茶。
众所周知,叶底可以传达出普洱茶的用料的优劣、工艺的好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好坏。下面,小编就跟各位茶友展现这些常见的普洱茶叶底。
?优质的古树头春,叶底肥厚且饱满
?革质感明显,叶脉粗犷且有质感,表明已有相当长的树龄
?转化较完美,叶面起了蛤蟆皮,暗藏茶叶活力
?此乃老树新芽
?大树料的柔软质地
?很明显的野放易武茶的特征
?标准的混杂雨水料,带有杂味,水薄而寡
?此乃台地料,有高温烘青之嫌疑
?易武茶,香、柔、微甜是其主要特色
?厚实的大树料,有着较高的耐泡度
?秋茶也,初泡平淡,但后劲有力,水路粗,生津不错
?标准的雨水料,淡薄,乏力,香弱,毫无吸引力,不如喝水
?标准的红变叶,杂甜味,不利于后转化
?这种一般被称之为“劣茶”
?明显的生熟劣质拼配,滋寡而汤浓,杂味过于沉重。一言以蔽之:烂
?熟茶7572,可看出特别的拼配料。活力及油光感这两点是好茶的特征
?优质熟茶,没错,这就是活力的外在表现
?灼伤的叶底,常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显然已失去后转化能力
?杂质过多了,烟焦味产生条件之一,这种茶少喝,对人体不利
?7542的B货叶底,尾水有回甘,喉燥感强烈,特别劣质
?一眼就看出是野放料,粗老嫩幼齐集一身,滋感较有力度,口感较丰富
?这是大树料常见的轻微红变现象,在普洱茶里也还算正常
?标准的头春台地料
?来路不明的原料压成饼状以次充好,冒充高档普洱茶
?这是出现高温香后叶底灼伤过的茶叶。呈绿茶化滋味,后续转化值得怀疑
?正常存放的88青,可见叶底仍有活力
?二十多年的优质陈茶,叶底厚实
?此乃“号级散茶”,这是用铁壶煮三壶水后的叶底
?转化尚可的香港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质普洱茶的叶底特点,供茶友们参考:
1.芽头和幼嫩叶片含量多
2.长、短、粗、细较均匀
3.断碎少,无碎末
4.色泽嫩黄带乳白色或黄绿色,且无“花杂叶”
5.叶质柔软,不硬翘
6.没有非茶物质混入其中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